深化“制”“新”“效” 提升理论学习质效——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推动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走深走实 | |||
|
|||
|
|||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紧扣学习主题主线,不断提高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在“制”“新”“效”上持续用力,完善体制机制,丰富学习形式,推动成果转化,全面提升理论学习质效。 在“制”上下功夫,增强理论学习的制度性规范性 中心组不断完善体制机制,明确职责分工,统筹谋划指导,让理论学习有数量又有质量,推动学习规范高效。 健全理论学习制度。在严格落实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规则的基础上,印发《中共淄博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理论学习中心组2024年理论学习安排意见》,明确13个学习专题,制定学习计划,严格考勤档案,建立学习台账,践行“一学一报”制度,逐项明确负责专人、逐一抓好工作落实,确保学习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落实列席旁听制度。成立局列席旁听工作组,加强对局属单位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的督促指导。局列席旁听工作组列席局属单位中心组学习2次,采取全程现场旁听、查阅资料、座谈调研等形式,指出差距不足,提出改进意见,督促局属单位提高学习质效,推动中心组学习从“有形开展”到“有效开展”。 强化考核督导制度。把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考核。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带头把理论学习作为重要内容纳入领导班子工作总结和领导干部述职报告,并结合抓党建述职评议工作,对局属各基层党组织理论学习情况进行考评延伸,推动形成述职必述学、考核必考学、评优必评学常态机制。 在“新”上找方法,丰富理论学习的多样性灵活性 中心组创新学习形式,打造跨部门、跨系统、跨层级学习模式,打破单位壁垒、共享各类资源、互相交流借鉴,实现中心组学习上下贯通、左右联通。 拓展形式载体。把集体学习作为主要形式,建立“集体学习研讨+”模式,坚持以专题化研讨交流为主,创新开展“专家辅导”、“书记讲党课”、“工信讲坛”、“企业家讲坛”等100余次沉浸式、体验式集体学习,做到有深度、有质量、有收获的研讨交流,增强理论学习实效;充分利用红色资源、文化资源,到鲁商博物馆廉政教育基地、马鞍山红色资源等开展20余次情景式、案例式现场教学,增加现场感悟,强化党性修养;用好“学习强国”、“灯塔-党建在线”等线上学习平台,及时更新学习内容,推动理论学习上下联动、互促互补。 积极组织“双联促学”。开展纵向“四级联学”和横向“系统联学”,扩大学习规模,形成分层次、多领域、全覆盖的理论学习格局。局党组与桓台县委开展“系统联学”1次,市列席旁听工作组列席本次联学,围绕学习专题开展工作经验做法和思想认识等方面的交流探讨,进一步加强信息互通、拓展工作思路,实现互学互鉴、经验共享;邀请企业专家举办专题讲坛6期,共同到生产企业一线开展调研20余次,聆听企业声音,拓宽学习渠道,推动理论学习由“相加”到“相融”,为助力工业发展、实现协同联动奠定基础。 实施青年干部列席中心组学习机制。聚焦青年干部成长关键期,精心搭建对标对表学习平台,把中心组学习和青年学习有机融合,发挥中心组领学、带学、导学核心作用,制定《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青年干部列席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落实安排表》,邀请25名青年干部代表列席中心学习并作研讨发言,提升青年干部理论学习深度和广度,激发学习热情,推动青年干部及时跟进、主动学习,提高学习质效。 在“效”上做文章,提升理论学习的针对性实效性 中心组成员通过理论学习,悟思想、找问题、理思路、明措施,使理论学习成为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渠道。 当好“理论宣讲员”。中心组围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最新理论成果、中心工作与重点任务,先学一步、学深一步,结合具体实际形成理论宣讲稿,中心组成员赴山铝公司作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1次、党纪学习教育专题宣讲5次,通过走企业、讲道理、说政策、促实践,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当好“基层调研员”。始终把调查研究贯穿中心组学习始终,联系学习专题,聚焦“十二个提效争先”、“六个重点突破”等重点工作项目,中心组成员积极参与并指导27个关键领域作为重点调研方向,深入企业摸情况、找问题、提对策,形成27篇基础实、内容实、情感实的调研报告。 当好“发展服务员”。中心组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深化理论学习,吃透党的理论和各项决策部署,聚焦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提出改进工作的措施办法,切实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业发展的强大动能。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