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淄博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2018年工作完成情况及2019年工作计划
索引号: 11370300MB28573238/2019-5009303 文号:
发文日期: 2019-01-11 发布机构: 淄博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淄博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2018年工作完成情况及2019年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2019-01-11
  • 字号:
  • |
  • 打印

 

一、2018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深入推进工业新旧动能转换。一是做好统筹谋划和顶层设计。起草《淄博工业新旧动能转换三年攻坚规划方案(2019-2021年)》,集中力量打造国内一流的新型工业化强市。《规划方案》向省委做了专题报告,得到了省委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二是加快重点行业高质量发展。强力推进化工产业转型升级,758家化工生产企业评级评价工作基本完成;齐鲁化学工业区等6个园区经省认定;危化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方案出台实施。医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被确定为省级主导产业集群。三是大力化解钢铁行业过剩产能。坚决从严打击取缔“地条钢”产能,压减粗钢产能70万吨、生铁产能60万吨,已经省检查验收通过。

(二)聚力开展“技术改造突破年”活动。一是加强系统谋划和集中推进。出台了技术改造突破年实施方案、新一轮高水平技术改造专项行动计划等政策文件,建立了一套实施方案、一套路线图、一套政策体系、一个服务平台、一支专家服务团队、一个评价体系的“六个一”工作推进机制。二是加大项目建设力度。截至11月底,市级363个重点技改项目开工345个,开工率达95.04%,当年完成投资322.3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87.56%。三是强化政策扶持引导。出台《关于加快实施新一轮企业技术改造的意见》,降低了设备购置补助门槛,提高了补助标准,年度市级企业技改设备购置补助资金约为1.27亿元,拉动全市技改投资200亿元。

(三)全面增强工业创新发展活力。一是创新平台建设有新突破。新增1家国家级、41家省级、43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累计国家级、省级、市级企业技术中心数量分别达到13家、177家、172家。1家企业入选首批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二是质量品牌建设有新进展。组织“鲁泰”纺织等6个优质品牌,在央视以及北京等重点城市进行了“精致生活 精制淄博”主题宣传。三是工业设计呈现新局面。新增6家省级、19家市级工业设计中心。先后举办“千人设计师培训行动”、国际陶瓷原创设计高峰论坛等活动。

(四)全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加强骨干企业培育。确定了52家“工业50强企业”,1户企业获得中国工业大奖提名奖,4户企业入围中国企业500强、7户企业入围2018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二是全面开展企业家精准培训。实施10万企业家三年培训计划,目前,全市累计培训各类人员2.2万人,2名、9名企业家分别获得全国优秀企业家、省级优秀企业家荣誉称号。

(五)加快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一是两化融合不断加深。截至目前,全市共有19家国家级、30家省级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企业以及1个国家级、6个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培育了10个智慧工厂和100个智能车间,完成了300家企业“机器换人”。二是加快企业上云。上云企业达到2000家。成功举办第四届全国移动互联创新大赛。

(六)大力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我市获批省智慧节能示范市,3家企业入选国家绿色工厂名单。合理控制煤炭消费总量,截至10月底,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煤炭消费量约2108万吨,预计全年煤炭消费总量能够完成省下达的2018年度3039万吨控制目标任务。

二、2019年工作计划

一是突出抓好工业新旧动能转换攻坚。制定实施《淄博市工业新旧动能转换三年攻坚规划方案(2019-2021年)》,建立“6个1”推进体系,完善专班工作机制,明确部门责任分工,全力打好“四强”产业突破发展、六大传统优势产业改造提升以及落后过剩产能加快淘汰攻坚战。二是全面推进新一轮高水平技术改造。严格落实企业技术改造三年行动计划,瞄准绿色化工、机械制造、新型建材、特色纺织、轻工、陶瓷琉璃六大优势传统产业,集中实施300项左右市重点技改项目,推动800家以上规上工业企业开展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技术改造,拉动全市技改投资1000亿元以上。加快推动企业综合分类评价,在全面总结博山区试点工作基础上,加快建立并在全市推广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建立综合考评、分类分档、动态管理的分类综合评价机制,探索出台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政策,通过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逼,推进企业加快提质增效升级。三是突出抓好化工产业安全生产转型升级。对列入“发展壮大”“改造升级”一批且评级评价结果为“中”的化工生产企业实施“升级进优”,对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企业,实施关闭淘汰,年底前将化工生产企业控制在500家左右。升级智慧企业信息管理平台,推进省认定6个化工园区“智安化工园区”建设,提升企业智慧化管理水平。四是突出抓好企业高质量发展。精准扶持骨干企业跨越发展,加快培育一批龙头企业、“瞪羚企业”、“单项冠军”以及“隐形冠军”;落实实施10万企业家三年培训计划,进一步优化培训方式、提升培训实效,完成全市2万名企业家培训目标。五是加快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深入实施全市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意见,打造20家上云典型应用标杆企业,力争实现3000家企业上云,建设省级以上产业互联网平台1个以上,高水平建设一批智慧工厂和智慧车间,提高“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的深度和广度,确保两化融合水平保持全省前列。